2人死亡!安徽省一化工厂突发氨气泄漏中毒事故!
全球涂料网讯:
据安徽省应急管理厅网站消息,6月17日9时,马鞍山市马钢化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硫铵工段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氨气泄露,当场造成3人中毒,后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截至当前,已造成2人死亡,1人仍在ICU室抢救。
急性氨中毒应急处置
易发环境
接触化工领域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氨(NH3)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具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无色刺激性气体;易液化成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为氨水;人接触氨气浓度达到140mg/m3~210mg/m3时可明显感到不适,达到553mg/m3时可立即出现强烈的刺激症状,3500mg/m3~7000mg/m3浓度下可立即死亡。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事故常发生在作业人员接触输氨管道、储氨钢瓶或储槽意外破损爆裂等事故现场,或因检修工作不慎而发生液氨外逸的现场环境中。
也可发生在硫铵、碳酸氢铵、尿素、氨水等多种化肥制造,制碱、制药、鞣皮、塑料、树脂、染料、炸药、合成纤维等各种有机化学工业,用作冷冻剂、防冻剂和石油精炼、炼钢等工业的生产作业过程中。
因氨泄漏的事故现场,生产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所以氨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随时都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中毒初步判断
首先,只要是所处环境是上述介绍的职业性急性氨中毒的易发环境,或生产工艺流程可产生氨,或闻到具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无色刺激性气体气味,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就要考虑急性氨中毒的可能性。
如有条件,应尽早对事故现场空气进行检测,并注意区别急性氨中毒与急性氯气中毒、急性二氧化硫中毒、急性一甲胺中毒等其他刺激性气体所导致的中毒。轻度中毒可有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肺部出现干性罗音,胸部X射线影像检查显示肺纹理增强,符合急性气-支气管炎表现,以及有一至二度喉水肿。
中度中毒可有声音嘶哑、胸闷、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有时有血丝痰,呼吸频速、轻度发绀,肺部出现干、湿罗音,胸部X射线影像检查显示肺纹理增多、紊乱、边缘模糊的散在斑片状阴影等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表现,血气分析常呈现轻度至中度低氧血症,以及有三度喉水肿。
重度中毒可有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胸闷、气急、心悸;呼吸困难、明显发绀,双肺满布干湿罗音,胸部X射线影像检查显示两肺野有大小不等边缘模糊的斑片状或云絮状阴影,有的可融合成大片状或蝶状阴影,符合肺泡性肺水肿表现,血气分析呈现重度低氧血症;以及可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四度喉水肿、并发较重气胸或纵隔气肿、窒息。此外,轻、中、重度急性氨中毒均可伴有眼或皮肤灼伤。
现场处置
现场救援与个体防护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救援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有关作业人员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并应携带通讯工具。并且就事故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气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及时向现场指挥提出建议。
进入氨气浓度较高的环境内(如出现人员昏迷/死亡或动物死亡的氨气泄漏核心区域,或现场快速检测氨气浓度高于360mg/m3),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和A级防护服,并佩戴氨气气体报警器。
进入氨气泄漏周边区域,或现场快速检测氨气浓度在30mg/m3~360mg/m3之间,选用可防含K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并佩戴氨气气体报警器,穿戴C级防护服、化学橡胶手套和化学防护靴。
进入已经开放通风、且现场快速检测氨气浓度低于30mg/m3的环境,一般不需要穿戴个体防护装备。现场洗消人员在给液氨/高浓度氨气灼伤病人洗消时,应使用可防含K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C级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可戴乳胶或化学防护手套和防护眼罩。
现场急救救援
首先,迅速将中毒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衣服,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有条件时对危重患者进行洗消。当出现大批中毒患者时,应首先进行现场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红标患者。
现场检伤分类如下:
红标是指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咯大量泡沫样痰;严重呼吸困难;昏迷;窒息。
黄标是指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眼灼伤;皮肤灼伤。
绿标是指具有下列指标者:有流泪、畏光、眼刺痛、流涕、呛咳等表现。
黑标是指同时具有下列指标者: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
有条件的现场治疗单位,对于红标患者要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可使用地塞米松10mg~20mg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注射。窒息者,立即予以开放气道;皮肤和眼灼伤者,立即以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灼伤部位15min以上。
对于黄标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条件可给予吸氧,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绿标患者在脱离环境后,暂不予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变化。中毒患者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立即就近转送至综合医院或中毒救治中心继续观察和治疗。
黑标患者则须第一时间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另外,在抢救完伤者之后,要立即对事发现场空气中的氨气做检测。
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怎么办?
在危化品行业中,液氨泄露事故是非常危险的,液氨泄漏的危害包括:易气化扩散、易中毒伤亡、易燃烧爆炸、易污染环境、易发生次生事故等,所以需要安全生产人员加强防范,液氨泄漏事故都有哪些类型呢?事故发生时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液氨贮槽进口阀体及管道破裂时
1. 氨站岗位操作人员要向上级报告的同时,迅速关闭向贮槽进氨的阀门,并立即采取正确果断的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的发展。
2. 生产调度应立即通知消防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并通知医院做好救护伤员的一切准备。
3. 立即佩戴好隔离式防毒面具进行工艺处理,切断该贮槽的一切连通阀门,打开该贮槽放空阀门,缓慢降低该贮槽压力。
4. 将该贮槽气氨送磷铵中和槽生产以减轻该贮槽的压力,并尽快用完该贮槽液氨。
5. 打开高压消防栓,认准风向,向其泄露处强行补水,用以稀释泄漏处液氨。
6. 密切注视其泄漏量的变化。
二、液氨贮槽出口阀门及管道破裂时
1. 氨站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泄露的部位,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扩大。
2. 迅速关闭该贮槽同其它贮槽的连接阀门,以防其它槽的液氨流向该槽。
3. 通知生产调度调集消防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
4. 佩戴好隔离式防毒面具进行工艺处理。
5. 加大该贮槽向磷铵中和岗位的送氨量,降低贮槽压力,打开该贮槽排污阀,排放液氨。
6. 迅速打开消防栓对准泄露处,用水稀释泄露处液氨。
7. 操作人员及现场人员应密切注意泄露量的变化。
三、液氨贮槽体及连接附件破裂时
1. 发现贮槽破裂,并有大量的液氨泄露,应立即停止向该贮槽送液氨,关闭所有与该槽连接的阀门,加大向中和岗位送液氨量。
2. 通知公司调度急调消防人员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并通知医院做好抢救伤员的一切准备。
3. 立即配戴好隔离式防毒面具,有可能接触时,应穿戴好防护服进行工艺处理。
4. 用大量的一次水对准破裂处(人员必须站在上风向)稀释泄露液氨。
5. 打开该贮槽排污及放空阀,减少其破裂处的液氨的泄露量,降低该槽内压力。
6. 密切注视泄露量的变化。
四、液氨贮槽爆炸着火时
-
迅速切断该槽同其它各贮槽的连接阀以防事故继续扩大,要沉着、冷静并立即向公司生产调度报警。
2. 公司生产调度立即通知消防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并通知卫生所做好抢救伤员的一切准备工作。
3. 在消防队未赶到之前,磷铵厂要迅速采取措施灭火。
4. 车间义务消防队员要迅速配合操作人员灭火。
5. 迅速打开各贮槽喷淋冷却水,对各贮槽进行冷却,防止事故蔓延。
五、卸车发生氨泄漏事故时
1、首先不要惊慌,要沉着应对,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关闭液氨进出口阀门,停止卸氨作业,其次是组织人员撤离泄漏区域,观察风向标向上风头撤离、疏散人群。
2、如果泄漏严重一时无法隔离,可先撤离泄漏区域,首先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3、启动应急预案,使用正压式呼吸器穿上隔离服,采取应急隔离措施,切不可冒然强行不做任何防护从事隔离操作,以防液氨泄漏灼伤皮肤,氨气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系统疾患。
4、疏散人群时不可启动氨气泄漏范围内的任何车辆,仅限人员撤离;已启动的车辆必须熄火。
5、人员撤离后需将警戒区扩大,向外扩大到氨气味达到地区,然后派人警戒;扩大后的警戒区内不要有人员走动或逗留。
6、必要时切断警戒区内的供电电源。
7、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卸氨时发生泄漏尽量不要用消防水稀释,因为喷水后地面会结冰,不利冬季施工,除冰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8、少量液氨泄漏可以打开设备间的门窗,开启屋顶轴流风机通风;待漏点隔离一段时间后,泄漏的液氨会在空气中气化蒸发;只要泄漏区域无明火或热源,氨气会在大气中扩散,扩散在大气中的氨气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污染,氨气会在雨水中溶解流入河流或土壤,对植被倒是一种肥料(含氨的雨水具有一定的弱碱性和腐蚀性)。
9、若是大量液氨泄漏则不可任其流入雨水井或随意排放,防止流入下水道的液氨气化成氨气遇明火爆炸;大量的氨水排放会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10、液氨遇水稀释会释放大量的热,所以在大量液氨泄漏时切不可使用消防水直接对着泄漏点喷射,应当使用雾化喷枪打出消防水幕墙,人员在幕墙的掩护下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水进入液氨后急剧升温而引起泄漏点着火或液氨飞溅。
11、发生液氨泄漏着火也不必惊慌,要先隔离泄漏点,然后灭火,切不可泄漏点未隔离即灭火,防止氨气弥漫空间扩大,遇火发生爆炸。
12、如果有人员灼伤要用清水冲洗30分钟以上,或用硼酸清洗,发生大量吸入氨气则应组织抢救,若有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由医务人员实施支气管切开术等抢救措施。
13、卸氨操作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必须保证有两个以上的安全紧急出口,以防发生突发事故时人员能紧急逃生。
微信公众号
热点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