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供需格局变数大
全球涂料网讯:
近几年,国内苯乙烯行业稳步发展。截至2018年底,国内年产能达到950万吨左右。未来几年,苯乙烯产能将不断扩张,下游需求跟进不足,进口量明显缩减,供需格局将出现较大变数。
产能大幅增长
2018年,国内新增了青岛海湾及安徽昊源共计76万吨/年的苯乙烯产能。未来几年,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热建,恒力石化、浙江炼化等多套苯乙烯大型新装置计划上马,加之其他企业的新建计划,仅今明两年计划投产的苯乙烯装置总产能就已超过500万吨/年,国内苯乙烯供应量将大幅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计划新建的装置中采用环氧丙烷/苯乙烯(PO/SM)共氧化法的装置占比明显提升,万华化学、天津渤化等装置都选择共氧化法。相比传统的乙苯脱氢法,共氧化法的投资及操作费用均有所降低。
此前共氧化法工艺一直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如利安德巴塞尔、壳牌、雷普索尔等。今年1月5日,万华化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苯共氧化法高效绿色制备环氧丙烷成套技术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并将应用于公司未来新建的PO/SM装置上,这将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
而在传统的乙苯脱氢工艺中,原料使用也更加多变。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选择干气作为原料乙烯的来源,以此实现炼厂干气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
需求跟进不足
虽然苯乙烯产能将大幅增长,但需求面整体跟进却显不足。
业内人士分析,2018年作为苯乙烯主要下游的ABS、EPS及PS新增产能较少,未来几年,这些领域计划投产的产能也远低于原料苯乙烯的扩能速度,加之中美贸易战对终端成品出口造成的打压,下游整体对苯乙烯的支撑力度不足。
进口量明显缩减
除了产能和需求,对苯乙烯供需格局影响较大的还有进口量。众所周知,我国苯乙烯大量依赖进口,而韩国、台湾地区及美国三地原产的产品占据我国进口苯乙烯市场的半壁江山。
2018年6月22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原产于韩国、台湾地区和美国的进口苯乙烯终裁公告,从次日起征收反倾销税。随着反倾销的实施及国内产能的增加,苯乙烯进口量将出现明显缩减,国产苯乙烯成为市场新的宠儿。这从去年的海关数据便可初见端倪。据统计,2018年7~11月我国进口苯乙烯124.32万吨,同比减少11.3%。
综合来看,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相继上马,配套的苯乙烯装置使国内产能有望出现大幅扩张。与此同时,对韩国、美国等地区产品的反倾销政策使国产苯乙烯在市场中的占比迅速提高,苯乙烯行业供应格局出现较大变化。对我国近几年300万~400万吨/年的苯乙烯进口量而言,如果未来两年新增产能能够释放,国产苯乙烯产品或将完全替代进口产品。
热点资讯
|
|
资讯排行
- 总投资3.45亿元、年产6万吨高端功能性涂料即将投
- 杜邦公司荣膺三项2025年度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
- 钛白粉龙头企业突发事故!5死1伤!
- 8月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
- 推动家居新材料技术革新!三棵树“实木水漆板”获评“
- 1亿元!新凤鸣拟收购大股东旗下资产
- 雅图高新冲刺IPO
- 多乐士发布2026全球色彩趋势 ——律动绚蓝,让生
- 赢创新设工业服务公司
- 6.38亿美元,科威特石化入股万华化学
- 锚定“好房子”战略!三棵树亮相2025涂博会以绿色
- 三棵树商业空间艺术漆赋能美的ALSO酒店,塑造企业
- 山东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增长
- 山东一大型化工厂发生闪爆事故?官方辟谣声明来了!
- 涂料展丨2025中国国际涂料博览会在上海圆满闭幕—